健康食物有5個“癌變”信號!別再慢慢“吃”出癌症了

你知道嗎?不但人可能得癌,原本“健康”的食物,在某些條件下,也可能悄悄出現“癌細胞”。這樣的食物原本的營養價值已經消失,人食用后還可能增加患癌風險!下面讓專家教教大家,食物“癌變”時怎麼辨別。

指導專家: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 芮莉莉

1、變焦――常見食物:炸魚、燒烤等

魚、肉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一旦加熱超過200℃,致癌物雜環胺就會出現。這種物質致癌性較強,還可能引發基因突變。

一般說來,加熱溫度越高、時間越長、食物水分含量越少,雜環胺越多。

尤其是變焦的魚、肉,不但產生大量雜環胺,還有苯並芘等其他致癌物。

所以在外面吃飯,一定要少吃燒烤、炸魚等食物,如果一定要吃,必須搭配大量的綠恭弘=叶 恭弘菜和豆類、粗糧一塊吃。

2、有哈喇味――常見食物:食用油、堅果等

在紫外線、氧氣及水分作用下,食用油、堅果等食物中的脂肪會氧化,生成小分子的醛類、酮類等有害物質,同時產生一股苦麻、刺鼻的味道,也就是“哈喇味”。

吃了有哈喇味的食物,可能誘發噁心嘔吐、腹瀉腹痛等癥狀,長期食用還會誘發癌症。

容易發生此類變質的食物還有點心、油炸食品等。

專家提醒,食用油應裝進密閉容器中,注意避光,而且新油舊油不要混合,因為油脂氧化會“傳染”。

3、發黃髮褐――常見食物:紅燒肉、烙餅等

含碳水化合物、氨基酸的食物一旦經受120℃以上的溫度,顏色就會變黃變褐,同時產生誘人香氣,這一過程叫美拉德反應。

像紅燒肉、烤鴨、烤麵包等各種烹制后顏色變深的操作,幾乎都促進這一反應。

國際公認的致癌物丙烯酰胺是該反應的產物之一,如果食物經過高溫處理后顏色越深,香味越濃,這一致癌物含量就越高。

4、有氨水味――常見食物:腌肉、海米等

沒幹透的蝦皮、海米,由於富含蛋白質,很容易滋生細菌。

在儲存時,蛋白質經微生物作用后,先變成肽和氨基酸,再分解為低級胺、氨氣,使食物產生氨水味。

低級胺不但有一定毒性,還會和水產品中的少量亞硝酸鹽結合,形成亞硝胺。

亞硝胺這種致癌物是促進食管癌和胃癌發病的重要因素。

容易發生此類變質的食物還有腌魚、腌肉、魷魚絲、乾貝等。

5、發霉發苦――常見食物:花生、瓜子等

在溫度高、濕氣大的環境中,受黴菌污染的食物容易變質,產生有毒物質,如黃曲霉毒素,這是一種一級致癌物。

黃曲霉菌最喜歡在果仁和含油的種子內生長,尤其在花生等堅果中多見。

此外,容易發霉的食物還有玉米、大米、大麥、小麥等糧食。

所以,當發現果仁有點變黃甚至發黑,味道變苦,皺皮變色,表面上長霉時,要馬上丟棄。

39健康網(www.39.net)原創內容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必究。
內容合作請聯繫:020-85501999-8819或39media@mail.39.net
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://www.39.net/,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※水雷射牙齦整形讓你擁有名媛般的迷人笑容

※根管治療及牙冠增長術治療可以一起做嗎?

不孕症要怎麼辦

※兒童保健食品,怎麼吃才對?

※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?

※聴說植物軟膠囊會比較好吸收,真的是這樣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