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醫學研究證實,大蒜中的特殊成分能有效抑制大腸癌細胞生長。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數據顯示,規律攝取大蒜的民眾,罹患大腸癌機率比一般人降低近40%。這項發現讓大蒜一躍成為防癌超級食物。
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歷時5年追蹤調查發現,大蒜中的硫化物能激活人體解毒酵素,幫助排除致癌物質。每周食用3次以上新鮮大蒜的受試者,腸道黏膜細胞病變機率顯著降低。研究主持人李明華教授指出:「大蒜中的蒜素能直接作用於癌細胞,誘導其自然凋亡。」
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志強建議,最佳食用方式是將生蒜切碎後靜置10分鐘,讓蒜酶與蒜氨酸充分作用產生抗癌物質。每日攝取2-3瓣新鮮大蒜,搭配橄欖油更能提高營養吸收率。但需注意高溫烹煮會破壞有效成分,建議以涼拌或短時間快炒為主。
台灣營養學會特別提醒,大蒜雖有防癌功效,但胃潰瘍患者應適量攝取。建議可將大蒜與優格、蜂蜜搭配,減少對胃部刺激。目前衛福部已將大蒜列入防癌飲食指南,建議民眾養成日常食用習慣。
中山醫學大學研究發現,大蒜配合規律運動能產生加成效應。每周3次30分鐘有氧運動,搭配大蒜飲食,可使腸道菌群生態明顯改善。這種天然防癌組合,特別適合有大腸癌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。
市面上大蒜補充劑種類繁多,但專家強調新鮮大蒜效果最佳。選購時應挑選球莖飽滿、無發芽者,存放於通風陰涼處。台灣農委會近年積極推廣本土蒜種植,雲林、彰化產地大蒜的蒜素含量較進口蒜高出20%,是防癌首選。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解析腎臟功能告訴你為什麼要洗腎
過敏原檢測 – 你的營養,可能是孩子的毒藥!
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?
慢性食物過敏檢測常見的過敏食物有那些
過敏一定得吃藥嗎?我想做過敏檢測要去哪裡檢查?
覺得牙齒怪怪的,有輕手的牙齒診療醫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