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,許多患者在確診後會尋求飲食療法來輔助治療。然而,網路上流傳的飲食資訊真偽難辨,反而可能延誤治療時機。
有人認為多吃番茄就能預防攝護腺癌,這其實是過度簡化的觀念。雖然番茄中的茄紅素確實具有抗氧化作用,但單靠一種食物無法完全預防癌症。均衡攝取各類蔬果才是關鍵。
另一個常見迷思是認為吃素就能遠離攝護腺癌。事實上,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質對維持免疫力很重要。完全不吃肉類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,反而影響健康。
部分患者誤信「餓死癌細胞」的說法,刻意減少進食。這種做法極度危險,可能導致體重急速下降、免疫力降低,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。維持適當營養攝取才能支持身體對抗疾病。
關於豆製品的爭議也很多。有人擔心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會刺激癌細胞生長,但研究顯示適量攝取豆製品反而可能有保護作用。關鍵在於「適量」二字。
抗氧化補充劑被過度神化也是常見問題。高劑量的維生素補充劑未必有益,有時甚至可能幹擾治療。從天然食物中獲取營養素才是最安全的方式。
水分攝取不足是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。足夠的水分有助維持泌尿系統健康,對攝護腺癌患者尤其重要。但要注意避免過量攝取含糖飲料。
飲食調整確實能輔助治療,但必須建立在科學證據基礎上。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,制定個人化的飲食計畫,才是對抗攝護腺癌的最佳策略。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