腿部浮現蚯蚓狀扭曲血管,不隻影響美觀更可能是健康警訊。靜脈曲張患者最常詢問醫師的問題,莫過於是否會引發血栓,以及究竟該不該接受手術治療。
醫學研究顯示,靜脈曲張確實會增加血栓風險。當靜脈瓣膜功能失常,血液滯留導致血管擴張變形,血流速度減緩就容易形成血栓。這些血栓可能引發淺層靜脈炎,出現紅腫熱痛症狀;若血栓進入深層靜脈,更可能導致致命的肺栓塞。
是否需要手術取決於多項因素。輕度靜脈曲張可透過穿著醫療級彈性襪、規律運動等保守治療改善。但若已出現皮膚色素沉澱、潰瘍,或反覆發生血栓性靜脈炎,手術治療就成為必要選項。現行微創手術如雷射閉合術,傷口僅針孔大小,術後當天即可返家。
值得注意的是,靜脈曲張手術屬健保給付範圍,但新型雷射手術需部分自費。醫師建議,術後仍需穿著彈性襪3-6個月,並養成抬腿習慣,才能有效預防復發。日常避免久站久坐、控制體重,都是保護靜脈健康的重要措施。
血栓形成初期可能毫無症狀,若發現腿部突然腫脹、疼痛或發熱,應立即就醫檢查。靜脈曲張並非只是美容問題,及時治療才能避免嚴重併發症發生。醫師強調,每個人狀況不同,治療方式應由專業血管外科醫師評估後決定。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