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怎樣向大師致敬

中醫前輩是年輕學子成長的引路人,中醫後輩有幸站在“巨人”的肩膀上,才得以少走很多彎路。緬懷楊甲三等老先生們,就是為了更好學習他們留給後輩的寶貴精神財富,從中汲取力量,指引我們繼續前行。

說到中醫,很多人首先會想到一個詞――博大精深,所以學中醫註定不是一場輕鬆的旅程。懷揣着對中醫的憧憬,一批批中醫學子邁入中醫門,在求醫這條曲折的道路上前行。這期間有困惑也有疑問,老一輩大師於中醫界的意義何在,該怎樣向他們致敬?

作為一名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學生,現任校黨委書記谷曉紅曾在課堂上聆聽過很多老先生的教誨。在她看來,最好的致敬首先要學習大師們的醫德醫風。每位中醫學子都曾誦讀過《大醫精誠》,“不得問其貴賤貧富,長幼妍媸,怨親善友,華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親之”,始終保持“醫者仁心”,永遠把病人放在第一位,以救死扶傷的精神去面對所有病人,盡最大努力去解除他們的病痛。

其次,要學習大師們的治學態度。如楊甲三先生一生從未停止過學習,即便年事已高,還常常教育學生、弟子要勤奮不懈,不斷學習。他曾對學生說:“你們要腦勤、手勤,多進圖書館,多做閱讀摘要,不僅要收集古代資料,也要注意現代醫學相關的資料和研究動態。”醫學是有關人體的科學,來不得半點隨意和偏差。在臨床和學術中,每一個小問題都不容有半點兒馬虎,對每個穴位、每個處方都要精益求精,不能有分毫偏差。

第三,要學大師們的創新精神。創新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源動力,中醫曾靠“一把草三根指頭”走天下,如今隨着生活方式以及疾病譜的變化,疾病特徵也發生了改變,必須學習大師“創新不離宗”的精神,才能更好地傳承中醫、發展中醫,推動中醫不斷進步、立於不敗之地。

療效是中醫賴以生存的根本,如果沒有療效,其存在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。向大師致敬,學習他們的醫德醫風、治學態度、創新精神,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習他們的精湛醫術。通過反覆琢磨,學深悟透,積累經驗,提升自己的臨床診療水平,用療效贏得患者的信任,從而更好地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。

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://health.people.com.cn/,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※笑起來總是露齦笑的原因

※紫錐菊提取物中咖啡酸衍生物含量為多少?

※斷醣飲食┇改變吃法就能瘦!台北中醫減肥

※想請問桃園中醫診所擅於皮膚問題治療~

台中牙周治療能不能根治? 看看醫生怎麼說!

頭型矯正大作戰,如何塑造一個漂亮的頭型?